“艺术+科技”,激发文艺创新创造的更多可能

时间:2023年05月08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陆尚

  一段时间以来,ChatGPT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对其的讨论也接连不断,ChatGPT不仅能写诗、还能写剧本、也能做音乐,以其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对文艺创作产生着不容小觑的影响。数字化和智能化究竟会对文艺创作产生怎样的影响,相关从业者又该如何面对?在新时代,如何促进数字技术与文艺更好地融合发展?近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市文艺研究与网络文艺发展中心承办的“文艺的数字化传播与智能化变革”理论研讨会在京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数字技术是推动文艺创新创造的重要引擎

  与会专家认为,数字技术是推动文艺创新创造的重要引擎。5G、人工智能、裸眼3D、大数据、数字影像等数字技术,从呈现、传播、体验等多个阶段赋能传统文艺价值链条,催生新的文艺类型,开启了艺术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互联网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等蓬勃发展,给文艺带来很多变化、提供很多空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副学部长、教授彭文祥表示。而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助理研究员高妍看来,数字科技和科技美学在奥运会及艺术节展等大型文化活动中的广泛运用,使“艺术+科技”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手段。她认为,一方面,数字化与智能化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守正与创新,提高了文艺创作的制作与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艺术也驱动数字科技发展,例如,推动了音乐人对智能化制作、编曲、表演系统的探索与尝试。“数字科技还催生了新的交叉学科,培育了优秀人才,许多社会团体组织发展了起来,共同形成了学术交流、展示作品与研究合作的平台。”高妍说。

  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教授许苗苗则认为,虽然文艺创作的非功利性与数字化的可利用性、随时可用性相悖,但数字化创作具备的逻辑清晰、合理、目的明确等优点,可以使它满足当前媒体快速更新的需求,生产出大量多种形式的内容。“借助数字化,舞台艺术可以进行清晰的、跨媒介的、全世界范围的传播,可以在剧集之外补充更多互动信息。”她还认为,数字和智能媒体也为人们带来了新的可能,在不断地学习与掌握中,人们将与新技术、新应用一同创作出更多新颖的文学艺术样式。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慧瑜表示,数字时代激发了许多可能性,旧媒介被重新激活,实现了更大规模的传播,而借助云端直播的技术,许多视觉作品变成了影像。数字技术还扩大了文化艺术的受众面,使受众可以随时随地欣赏文艺作品,也让更多主体能参与到艺术创作中。

  文艺要与数字技术不断共创、共融、共享

  在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胡疆锋看来,如今人工智能在科学研究、文艺创作、教育培训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在这种情况下,人工智能已不再是“能骗过人的机器”,而是一个“文化偶像”。在中外文艺作品中有着大量对人工智能的思考与想象,文艺创作与科学发展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带来的隐患及伦理问题也不容忽视。天津市评协主席、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志强也认为,当我们在数字技术时代重新看艺术创作的时候,有可能遭遇艺术伦理的问题,要坚守艺术伦理创造艺术作品,坚守艺术创作标准。

  在中央美术学院电影视效工作室导师穆智飞看来,人与技术之间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人是具有主动权的。然而人工智能的发展会使人类的生活与发展产生变化,受其影响,人们的文艺创作也会发生改变。“人与非人的区别在于情感,而艺术的丰盈则有赖于生活。”彭文祥认为,一切的技巧都是为内容服务的,要处理好技术利用和文艺创作之间的关系。

  与会专家认为,尽管现阶段对于人工智能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是科技与文艺深度融合是文艺发展的大势所趋。促进数字技术不断与文艺共创、共融、共享,赋能中国故事的创作与传播,推动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是文艺工作者的共同期待。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吕钦表示,要充分发挥文联组织优势,立足“做人的工作”,进一步团结凝聚网络文艺工作者,推出更多高质量的数字文艺、网络文艺作品。

  本次活动是北京市文联“艺苑沙龙”系列活动的第4场。会议由北京市文艺研究与网络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柴莹主持。

(编辑:于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