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自信中演绎中国气派

时间:2021年10月13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杜巧玲

在文化自信中演绎中国气派

——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发展之思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票房、口碑双丰收的主旋律电影迎来创作高峰,如何认识这一类型影片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引导其担负历史使命和责任,在当前尤为重要。

  从历史维度看,主旋律电影是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电影主力军

  主旋律电影前史,是电影人的文化自觉。早在家国存亡之际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富有担当意识和责任精神的中国电影人,主动摆脱电影以二十年代神怪、武侠等题材为主的创作套路,摄制了大批具有现实主义美学风格、弘扬爱国民族感情的电影,笔者认为这是主旋律电影的重要源头。正如导演蔡楚生所说,“时代的严重性使我感到极度的恐慌和窒息!我不能再在象牙的宫殿外面彷徨,我不能再在诗一般的境界里追寻着美妙的梦幻”。伴随抗战14年,无论是国统区和抗日革命根据地,还是“孤岛”上海和香港,广大电影人自觉创作《共赴国难》《民族生存》《肉搏》《风云儿女》《壮志凌云》《一江春水向东流(上下集)》《保卫我们的土地》等影片,从不同角度、不同阶层着手,鼓舞民众抗日激情。新中国成立后,以《白毛女》 《英雄儿女》等为代表的作品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呈现昂扬向上创作基调。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西安事变》《孙中山》等为代表的作品,旨在弘扬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真正构成有着特定思想意蕴和美学诉求的主旋律电影。

  由此可见,主旋律电影从诞生之时,依托其传递的社会责任和时局信息,表达着电影人对国家与民族兴盛的文化归属和守护,它们一方面从传统文化资源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吸取营养、灵感,汇聚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另一方面以深具家国情怀、史诗风格的初期类型化美学特征和文化精神,开启以影像演绎故事的文化自信征程。

  主旋律电影发展,是中国文化的自信。1987年主旋律电影的概念提出,尤其是这一电影类型的社会影响力和艺术表现力得到广泛认可后,为了推动这种题材影片的创作,国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从《大决战》(三部曲)、《开国大典》《重庆谈判》《周恩来》《国歌》《横空出世》开始,我们迎来了大批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成功之作。进入新世纪,主旋律电影迎来转型期,《集结号》《建国大业》《辛亥革命》《唐山大地震》等影片逐渐扭转主旋律电影市场层面受局限的尴尬。在这个过程中,主旋律电影创作不断提质升级,形成多样化发展格局,特别是大片制作模式在电影市场上得到认可后,开启了中国电影工业化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主旋律电影迎来创作和发展的又一高峰期。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主旋律电影一方面在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塑造中国形象上取得较大突破,另一方面也在贴近时代发展、贴近社会真实、贴近观众审美方面做出了探索与努力,创作生产格局更加丰富完善,电影故事更加多姿多彩。如《战狼》《战狼Ⅱ》《红海行动》《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我和我的家乡》《流浪地球》《中国医生》《1921》《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等作品,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平衡与统一。

  主旋律电影诞生之初,走的是一条非市场化的道路,随着电影产业的全面结构性改革和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变化,中国电影开启了一轮轮变革,主旋律电影逐渐发展为有票房号召力和人文精神特质的优秀类型片,其成长、成熟和被认可的过程,对于中国电影产业而言,是一次辐射全行业的有益探索。

  从时代观照看,主旋律电影是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的电影实践者

  主旋律电影从以往的“宣传手段”变成对时代和社会的描绘以及艺术加工,并且凭借其独特快捷的传播效能,在思想意识、生活方式方面影响着国人的思想价值共识和文化行为标准,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基于此,票房与口碑双重成功的亘古难题成为历史,主旋律电影仿佛有种魔力,争先脱颖而出并创造奇迹。中国电影票房总榜单三甲中,《战狼Ⅱ》 (56.94亿元)与《流浪地球》(46.86亿元)成为两座屹立的高山。《红海行动》《我和我的祖国》《我不是药神》等均以超过30亿元的票房,宣告主旋律电影在中国电影票房中的地位。此外,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建军90周年,以及建党百年等重要的时间节点,一大批优秀的献礼作品,让主旋律电影和正能量一起激燃。

  同时,电影主管部门和机构通过“青葱计划”、剧本孵化计划和扶持基金,培养新导演、新编剧、新演员、新制片人,为主旋律电影增砖添瓦。此外,从一些主旋律电影创作中的老、中、青演员“传帮带”,到《中国医生》《1921》《革命者》大力启用青年演员,再到对艺人失德、浮躁粗俗、无底线娱乐的集体批评和发声,在更为长远的发展生态中,主旋律电影更为有力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意味着更高标准的社会责任和更高尚的职业操守。

  截至2020年底,中国银幕数75581块,是美国的2倍,印度的7倍多。中国电影在未来有可能同时创造两个奇迹:一是变成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二是在世界最大的电影市场上守住民族电影文化的主导性地位。

  当前,主旋律电影的创作已经进入到了新阶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阐释、弘扬,以及如何实践国产电影的“大国”使命,用世界性的语言叙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在中国故事里融入世界景观,则还需要继续实践。

  从发展格局看,主旋律电影在挑战与新机中与文化自信同行

  主旋律电影要继续发展,面对的挑战仍然十分严峻。

  首先从当前最大的挑战说起。2020年至今,新冠肺炎疫情给整个电影产业带来巨大冲击——拍摄停工、影片撤档、影院关闭。2020年中国电影票房204.17亿元,约为2019年(642.66亿元)票房的31.8%,下降了将近七成。照此影响,业内估计5年后才有望恢复至2019年的市场规模。在某种程度上,科技的进步解决了疫情带给电影业的部分困窘。比如,电影制作方面,虚拟摄影、虚拟摄影棚体系,以及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科技的采用,能够实现电影制作的云端化和多地多人协同;电影发行方面,流媒体发行、线上线下同步发行等,试水以家庭和个人为核心的线上发行模式;电影放映方面,借助5 G和超高清技术,构建网络平台的家庭和个人观影场景。但是主旋律电影受成本、时间节点、档期、目标受众、观影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更多地依赖传统电影产业链的生产、发行、放映,受到疫情的影响也会更严峻。目前,国内外相关机构纷纷进军流媒体领域,电影的消费方式和市场格局重构已是必然趋势,主旋律电影只能积极应对。

  与此同时,主旋律电影在市场化过程中,又极大地依赖电影科技和工业化水平,《红海行动》《流浪地球》等采用科幻、特效的影片虽获成功,但是背后面对的技术难题,以及相关专业人才的稀缺,是未来制约主旋律电影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

  主旋律电影如何兼顾做大做强与多样化是发展的另一个挑战,需要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发展范式,而不是单一的大片制作模式。一些“独角兽”企业和寻求风险保障机构制作的主旋律电影已经略显同质化。如何总结经验,并寻求新定位与发展战略,是今后主旋律电影不容回避的挑战。

  第三个挑战来自众多的全媒体、自媒体和互联网。调查显示,年轻观众逐渐成为追剧主要群体与付费内容主力军,此外,包括百度、阿里、腾讯在内的国内互联网公司,也加入主旋律尝试。在这种新格局的形成过程中,互联网公司对于创作题材的引导,以及面临利润和审批等重大问题的态度,将从多个维度影响主旋律电影,这种冲击在很长时间内都将存在。

  最后,怎样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正能量,怎样吸引观众,是主旋律影片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其讲故事的能力考验,我认为涉及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故事的选择和剧本的打磨,包括人物形象的研究。这需要通过更多样的细分类型表达,更合逻辑和叙事的价值内核,让无论是大国气派、人道主义、审美潮流,还是人间烟火、家长里短、民族风情,产生很提气、接地气的故事以及有筋骨、有温度的人物,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二是镜头语言的运用。主旋律电影需要不拘一格,带给观众更丰富的观影体验,展现更全面又更立体的中国影像。三是故事的韵味。跨越年代、跨越民族、跨越年龄的共鸣视角,家国情怀、民族大义、社会责任的深度思考,这些最终的落脚点必须是有味道、待回味的中国故事。

  总之,面对快速发展的中国电影市场与更具审美能力、更挑剔的电影观众,作品的成功需要付出艰辛代价,需要在践行中不断加深感悟与积累,更需要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引导。这将是一个迎接挑战与孕育新机的过程,也是主旋律电影与文化自信同行的过程。

  (作者单位: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

(编辑:高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