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西北岁月》:生动展示西北革命历史画卷

时间:2024年12月05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图均为电视剧《西北岁月》剧照。片方供图

  据中国视听大数据统计,《西北岁月》开播以来在电视大屏累计收视6.41亿户次。该剧让观众沉浸式感受波澜壮阔的西北革命岁月,在共情共鸣中感悟信仰的光辉。

  一段横跨25年的西北革命历史故事,何以吸引观众,尤其是圈粉年轻观众?电视剧如何真实呈现革命历史和革命先辈的精神风范,彰显昂扬充沛的精神力量?本版邀请该剧导演和党史专家撰文,以飨读者。

  ——编  者

  填补重大革命题材创作空白

  沈学明

  39集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西北岁月》,是一部以西北波澜壮阔的革命史为时代背景,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生平经历为戏剧主线的作品。该剧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艰辛历程,讴歌了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信仰、勇于献身的品格风范。

  在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领域,全景式反映西北革命历史的作品尚属空白。陕甘革命根据地是党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是党带领人民军队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完整的红色革命根据地。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地位,却不为很多人熟知。《西北岁月》的创作承担起填补这个空白的艰巨任务。

  全剧时空定位自1927年大革命失败至1952年天兰铁路全线通车,通过宏大叙事的视角,展现中国共产党在西北传播火种、开奠基业、以燎原之势走向全国胜利的峥嵘岁月,同时以微观叙事的视角,描述习仲勋从贫苦农家子弟成长为肩负重任、主政一方的优秀领导干部的心路历程。该剧史料挖掘收集翔实深入,历史信息量丰富厚重。25年的西北革命史,涉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节点,全剧采用纪实手法,通过聚焦主线人物经历与突出辅线重点人物经历,使时代背景的铺垫有主次、有递进,既有宏观视野的开阔,也增加了历史脉络的清晰程度,显示了主创团队驾驭历史素材的功力。剧中4场反映纠正“左”倾错误的戏,通过顾林这一艺术形象串联起来,更多的深意在于刻画教条主义的思维方式、背离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导致的恶果。这是对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创作的一次突破。两种思想路线和工作作风,不仅在剧中形成鲜明对照,也会进一步引发观众的深入思考。

  创作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常有一个很难跨越的难关,即如何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跳出历史框架的束缚,按照电视剧的艺术创作规律赋予作品鲜活的生命力。在人物塑造上,《西北岁月》将宏大的叙事风格与细腻的人物刻画较好地融合在一起,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群像鲜活丰满。无论是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还是东征抗日;无论是保卫延安,还是解放大西北、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等重要历史节点,编剧导演都较为巧妙地通过精编一组人物故事打开历史画卷。

  主创人员十分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剧中有一段刘志丹和习仲勋的聊天场景,二人憧憬革命成功后百姓生活的样子:孩子们都能上学,老百姓天天能吃上饺子,而且必须是肉馅儿的。说这番话时,身处险恶环境的两位革命者沉浸在遐想的喜悦之中,是那么自信乐观。短短几十秒的对话,将人物的信念生动勾画出来,打动人心。剧中对习仲勋坚定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等情节的描写,是全剧的一大亮点和看点。

  时空跨度大、人物众多,又基于主题的严肃性和很强的政治性,《西北岁月》的艺术创作难度很大。该剧克服了这类选题容易陷入平铺直叙和沉闷说教等问题,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较高水平。剧情设计跌宕起伏,有冲突,有高潮,有较强的故事性,感情戏平实、朴素、温暖、感人。剧中沙尘蔽日的战争场景雄浑壮阔,连绵无垠的黄土高坡底蕴深沉,宏大景观与西北人的淳朴坚韧融汇一体,加上高亢的秦腔和《信天游》等西北文化元素加持,构成该剧独有的基本色调:恢弘、本色、质朴。

  《西北岁月》主题歌《先驱》,深情表达了对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革命先驱是什么样的人?这部作品给出了形象化的答案。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任,中国共产党人追寻的目标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这部作品也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审)

  《西北岁月》总导演董亚春——创作者心里要有一杆秤

  创作周期长达7年,拍摄周期跨越春夏秋冬四季,剧组辗转陕西、河北、青海等地……回望《西北岁月》,这是一次既艰苦又难忘的创作经历。

  《西北岁月》是继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之后我执导的第二部重大革命题材作品。我的体会是,创作重大革命题材作品,主创团队要秉持对历史、对先辈的敬畏之心,沉浸在历史当中。一要认真研读剧本,二要广泛阅读相关史料。搞清楚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认识和把握重大革命题材蕴含的历史主题和精神内涵。创作者的心里要有一杆秤,作品的政治分寸和艺术尺度不能失去平衡。

  《西北岁月》以人物推动故事的方式,展开大西北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但写人一定不是历史素材的堆砌和事件的罗列,而是通过故事、行动、语言细节去展现人及人性的光辉,让观众从观赏中感受到一种精神,激发出一种力量。

  我们认为,一部作品的成功,是让观众通过作品重温革命先辈的辉煌历史,获取精神上的振奋。《西北岁月》是一部群像戏,真实人物加虚构人物,有名有姓的角色共400多个。在演员选择上,我们不是基于演员受欢迎的程度,而是结合每一个历史人物的独特性选择最合适的演员。演员表演注重把握“戏眼”,挖掘深层次规定情境对于人物的影响,让内心主导行为,让行为的积累呈现人物的精神境界。演员只有放下技巧,“身到”“心到”,人物才会真实质朴,英雄形象才能被真切还原。

  将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用诗化和留白创造意境,提升作品的审美空间,让观众沉浸在故事中,实现从情感的润物细无声到精神层面的升华。剧中有一个刘志丹和父亲、妻子、女儿见面的段落,一个打、一个抱、一个吻,演员们的三个动作足以揭示革命先辈无我的精神境界,足以打动人心。刘志丹和习仲勋等人在“肃反”中被关进大牢,他们坚信“天总会亮的”,一同高唱陕北民歌《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一首歌唱出革命先辈对革命事业前途的乐观与信心。

  每拍一场戏,我们都会静下心来和编剧反复围读剧本。凡是剧本中有不合理、不可信、有瑕疵的地方,大家就展开讨论,请教有关专家,及时调整和修改,甚至整场戏推翻重来。台词是人物性格最有力量的体现和表达,我们力争人物台词朴实生动,掷地有声。“我们党的一切事情,就是老百姓的事情”“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党性”“不走群众路线就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战斗一生,快乐一生,天天奋斗,天天快乐”,等等,这些深藏于历史文本中的警句,在跌宕的剧情中展现了人物的纯真性情,也符合当代青年人从主旋律作品中寻求家国情怀的审美需求。

  在去关中、陕北、陇东选景的途中,我常常感觉,面对大自然,生命是渺小且微弱的,但西北大地上那种紧紧匍匐于大地、用尽全力“向上拔”的生命感,恰恰是对西北峥嵘岁月的精神写照。《西北岁月》的影像美学应该是崭新的而不是做旧的,在那个充满革命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特殊时期,无论是对未来还是对过去,革命者的情感是炽热饱满的。《西北岁月》是一首赞歌,是脑海中的回忆,是饱满情感的流动。我们在镜头语言中注入较多如同音乐旋律性和律动性的表达。导演要做会讲故事的人。

  心里始终装着观众,精心打磨每一句台词,认真对待每一场戏,拍好每一个镜头,不忽略任何一个细节,作品中充满正能量的精神财富才会留在观众的心里、留在时间的长河里。

  《 人民日报 》( 2024年12月05日 20 版)

(编辑: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