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话原创音乐剧《湾》即将上演,“盲盒结局”引期待

时间:2025年11月25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钟达
  原创音乐剧《湾》将于11月26日至30日在国家话剧院先锋智慧剧场上演,日前,剧组首次面向媒体开放探班。作为中国国家话剧院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三季的原创剧目,这部以深圳四十年变迁为背景的音乐剧,在探班现场揭开了其融合时空叙事、本土音乐与科技舞美的艺术面纱,奏响了一曲关于青春、奋斗与守望的动人乐章。

  导演曲艺,兼任编剧、作曲,他在探班现场首次完整阐述了创作理念:“我们从《深圳口述史》中汲取灵感,坚持以小人物的故事折射大时代的变迁。”该剧以1979年与2019年两个关键年份为时空坐标,通过极具想象力的“晶石漂流瓶”作为核心意象,巧妙串联起两代女性的成长轨迹——1979年,知青符小莲在宝安县后海渔村迎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辛勤劳作、追寻梦想;2019年,都市女性顾晓蕾在深圳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探寻人生的方向与价值。
  青年演员湛嘉丽在剧中一人分饰两角,其清亮婉转的嗓音与细腻精准的肢体表达,生动诠释了不同时代女性共有的坚韧与偶尔的迷茫。探班现场,湛嘉丽、刘宇希、房静、明家歆几人演唱的《女人啊女人》片段,瞬间点燃全场,引发深切共鸣。剧中关键的“时空连接者”——“晶石”角色,由高天鹤、赵越两位实力派男高音共同诠释,成为演出的一大亮点。探班现场,高天鹤、赵越分别展示了片段,两名演员的唱腔各有特点,或空灵悠远,或高亢而富有穿透力,都展现了角色作为时代见证者的深邃力量。二人透露,为贴合“跨时空叙事者”的定位,他们在唱腔中特意融入了粤曲的婉转韵味,与剧中丰富的本土音乐元素形成巧妙呼应。
  该剧舞台以“无垠信纸”为设计基底,两片巨大的不规则投影幕如帆船般展开,构建出写意而多变的空间。现场演示中,多媒体投影在瞬息间流畅切换出“漂流瓶”“翻飞日历”“质朴渔村”与“繁华都市”等场景,甚至能让演员在躺卧时“置身于海湾沙滩”,在互动时“仿若身处温馨的女生宿舍”,极大地拓展了戏剧的想象边界。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剧末的AI影像合成技术,它将实现1979年的符小莲与2019年的顾晓蕾跨越时空的“同框”对视,这一精心设计在探班片段预览时,已让在场观众提前感受到那份直击心灵的情感震撼。
  本次演出最具话题性的创新,莫过于“盲盒结局”模式。据曲艺透露,在11月26日至30日的五场演出中,每场开始都将和观众互动随机抽取决定演出一个版本的结局。“我们准备了两个不同情感走向的终章,可能是充满希望的开放式结局,也可能是更具宿命感的浪漫收束。直到大幕拉开的那一刻,观众才知道今晚将呈现哪一个版本。”
  这一设计打破了传统舞台剧的固定叙事模式,赋予每场演出独一无二的珍藏价值。曲艺表示:“就像深圳这座城市本身,每个人的奋斗故事都有不同的篇章。我们希望通过‘盲盒结局’,让观众更深刻地体会命运的可能性与奋斗的价值。”这将为观众带来持续的新鲜感与讨论空间。
  在音乐创作上,曲艺深入挖掘广东本土文化精髓,将《月光光》等经典客家童谣、婉转的粤曲旋律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美声唱法进行创造性融合。探班现场播放的一段“三重唱”片段中,男女主角与晶石的声线交织缠绕,辅以海浪、海鸥、远方汽笛等环境音效,共同营造出沉浸感极强的时空穿梭体验。此外,剧中还巧妙植入了诸多生动有趣的“深圳记忆”细节,如提及“烧鹅店的胖妞”、赠送《教你制作PPT》的眼镜男等角色,以幽默而真实的生活切片,还原不同年代的市井风貌,让这部关于奋斗的故事更加贴近人心,真挚可感。
(编辑: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