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近现代民族音乐奠基人、民族乐器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刘天华先生(1895-1932)诞辰130周年,为深切缅怀刘天华先生,感悟汲取其丰厚的精神文化遗产,蓄力民族音乐在当代文化语境中更好发展,11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音乐家协会、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江苏省音乐家协会、江苏省演艺集团、刘天华阿炳中国民族音乐基金会承办的纪念刘天华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在江苏南京举行。
刘天华推进了二胡等民族乐器现代专业化的发展进程,创立了中国的二胡学派,并创作了“十大二胡独奏名曲”和三首琵琶独奏曲,是现代二胡音乐的奠基人,为我国民族乐器宝库增添了不朽的艺术珍品。15日晚,“弦歌百年——纪念刘天华诞辰130周年民族音乐会”举办,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主席叶小钢及江苏省文联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
弦歌百年——纪念刘天华诞辰130周年民族音乐会现场
指挥家叶聪执棒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
二胡与乐队《病中吟——人生何适》 二胡:高白
刘天华曲 陈思昂改编
二胡与乐队《月夜》 二胡:朱昌耀
刘天华曲 朱昌耀编配
女声独唱《刘天华》 独唱:马鑫芮
刘鹏春词 吴小平曲 王爱康配伴奏
琵琶与乐队《改进操》 琵琶:吴玉霞
刘天华曲 李滨扬改编
二胡与乐队《心之弦》二胡:于红梅
唐建平曲
音乐会由指挥家叶聪执棒,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演奏。音乐会精心选取刘天华创作的经典曲目,同时,特别委约国内知名作曲家对乐曲进行创新与改编。演奏作品包括民族管弦乐《良宵》《烛影摇红》《变体新水令》《光明行》,弦乐合奏《闲居吟》,二胡与乐队《病中吟——人生何适》《月夜》《心之弦》,女声独唱《刘天华》,琵琶与乐队《改进操》等,尽显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16日,纪念刘天华诞辰130周年暨中国民族音乐的当代发展座谈会举行,田青、吴玉霞、朱昌耀、胡志平、杜小甦、张萌、叶聪、王晓俊、林东坡、周军、吴小平等数十位专家学者、院团代表,以及部分参加11月15日晚音乐会的指挥家、演奏家,一同追忆刘天华的艺术成就,畅谈中国民族音乐的当代发展。
纪念刘天华诞辰130周年暨中国民族音乐的当代发展座谈会现场
研讨交流发言
刘天华被誉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一代宗师,在民族乐器演奏、创作以及中国民乐改革、音乐教育等诸多领域贡献卓著,特别是将中国传统音乐精髓与西方音乐理论融合,为中国民族音乐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家表示,在新时代背景下,刘天华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家国情怀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当代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文艺工作者要传承刘天华的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扎根生活沃土,守正创新,以开放姿态推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构建具有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的现代中国民族音乐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