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8日下午,“爱丁堡剧院联盟演出季”推介会在英国theSpace @Surgeons' Hall-Grand Theatre举办。活动在苏格兰高地夏日的阳光下拉开帷幕,古老的爱丁堡城成为见证东西方艺术交汇的舞台。
本次推介会是爱丁堡艺术节的一次创新尝试,由C Venue、theSpace、Greenside、Paradise和Dynamic Earth五大顶级剧院场地首次结成联盟,联合推出15部国际制作。这样的合作模式不仅打破了以往各场地独立运作的惯例,更为艺术节引入了更为多元、互补的资源,为国际戏剧交流探索出新的可能性与可持续发展路径。
推介会现场座无虚席,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节代表、剧院管理者、创作者齐聚一堂。他们不仅介绍了各自作品和机构的特色,也围绕“跨文化交流”“国际合作模式创新”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思想与艺术的双向互动。
中国剧目的文化出海在此次演出季中尤为引人瞩目。由壹席北京文化和Pick Arts落地执行的十部原创戏剧——《花生的荣耀之旅》《我这一辈子》《翻转马戏秀》《新手》《庄周梦蝶》《广陵绝响》《借东风》《诗经海海》《二十四节气》《地三鲜》,涵盖新马戏、街舞剧场、哲理戏剧、诗意舞台等多种形式,以独特的中国视角诠释着当代戏剧的无限可能。
《花生的荣耀之旅》以一个矩形立方体装置为舞台核心,将东方轮回的哲学理念与成长主题相结合,让观众在舞台变换间体会生命的多重可能;《新手》融合高难度杂技、舞蹈与戏剧表演,是对多元文化碰撞的大胆探索;《借东风》以街舞剧场形式重新解读“天人合一”的中国智慧,用“风起”“风停”等六个诗意空间传达人生百味;《庄周梦蝶》则借庄子经典哲思探讨现实与感知的边界,传递“万物齐一”的温柔与共情……这些作品的共同特征,是在当代舞台上找到传统与现代、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的平衡点,让中国故事以创新表达赢得国际观众的共鸣。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对外文化交流力度,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文化合作,鼓励优秀文艺作品走向国际舞台。本次“爱丁堡剧院联盟演出季”,正是一次鲜活的文化出海实践。十部中国作品的集中亮相,不仅展示了中国当代戏剧的创造力,也为中国艺术家建立国际网络、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持。这种集群式的海外呈现模式,正成为中国文化国际化的重要路径之一。
此外,本次演出季还包括来自美国、英国、韩国等地的优秀剧目。美国艺术家坎迪斯·福克斯的《干杯,妈妈!》用舞蹈、诗歌与表演艺术诠释家庭真谛;英国Apropros剧团的《树的真理》体现西方戏剧的深厚底蕴;韩国SSAK剧团的《梦想空间》以独特的东亚审美为艺术节增色……这种多元文化同台的形式,让观众得以在一次演出季中,体验到全球戏剧的多样风貌与文化张力。
推介会最后,各方代表表达了持续深化合作的愿景。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杨硕教授说:“希望中国艺术家与世界戏剧舞台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把更多好的中国故事带向全球。”阿维尼翁戏剧节主席哈罗德·大卫表示,期待通过爱丁堡剧院联盟的平台,看到更多中国作品丰富国际艺术节的内容结构。未来,“爱丁堡剧院联盟演出季”将继续以创新的合作模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引领全球戏剧艺术交流的新潮流,让东方智慧与西方创意在世界舞台上相遇、相知、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