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遗冶铁·青阳溪岸的交响”尚卿青洋村2025艺术嘉年华系列活动启幕

时间:2025年02月10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寻木
  2月8日,“世遗冶铁·青阳溪岸的交响”尚卿青洋村2025艺术嘉年华系列活动在福建安溪启幕。活动依托世界文化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遗产点——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以艺术为笔、文化为墨,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与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创新画卷,为新时代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青阳溪岸艺术公园开园作为此次系列活动之一,它由泉州籍国际艺术家陈文令领衔打造。公园以“冶铁文化”为魂,田地矗立着“打铁三兄弟”雕塑群像,以钢铁身躯讲述非遗匠人精神;河岸边憨态可掬的铜牛家族,巧妙融合在地资源的创新改造,废弃的猪舍鸭棚经“出砖入石”传统工艺改造,蜕变为“天猪一条街”茶室、陶瓷店、小商店、藤艺铺、藤铁艺廊一应俱全;老船木构筑的侘寂空间,与潺潺流水、阡陌田园浑然一体,形成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碰撞的独特乡村新奇观。陈文令表示:“乡村不应该被遗忘,我们很多人都是从乡村走出去,我们既要远行也要回归,我希望我的艺术化的改造不仅美化环境,更要激活新的乡村文化,让村民在‘家门口’看见希望。”

  活动当天,“青阳溪岸艺术特展”和“泥土自在闫玉伟炻器展”让青阳溪岸的艺术化景观空间又增加丰富的内容。艺术家陈文令的雕塑作品放置在溪岸与村落,形成了一个没有围墙的美术馆。陶艺家闫玉伟带来了他的粗瓷艺术作品,粗粝泥土质感十足的作品,在用废木旧石改造的天猪茶室展出相得益彰。嘉年华主舞台与田间舞台双线联动,非遗技艺与当代艺术跨界对话,提线木偶与川剧变脸同台竞技,南音古乐混搭电子音乐演绎“古今交响”,高甲戏《公子游》在油菜花田间实景开演。非遗竹藤编、藤铁工艺展演、铁观音茶席品鉴及农家土灶美食市集,吸引游客超万人次,当天一商户的烤香肠销量突破2000份,给农户带来了直接的收益。村民余尚明感慨:“从未想过村里能这么热闹,孩子们在艺术公园嬉戏,老手艺成了‘香饽饽’,日子更有奔头了!”
  尚卿镇党委书记柯荣钦介绍,青阳溪岸项目是安溪中部旅游圈建设的关键落子。未来将以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为核心,串联藤铁工艺小镇、国心绿谷茶庄园及“三铁荟萃”主题酒店,打造贯通历史、艺术、产业的“世遗文旅长廊”。目前正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合作推进遗址数字化保护,建设国内首个露天冶铁遗址展示馆,同步规划高山生态露营节、荧光趣跑等特色文旅活动。
  安溪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指出,此次活动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通过“政府引导+艺术家驻村+村民参与”模式,尚卿镇深度挖掘“三铁三世遗”(冶铁遗址、藤铁工艺、铁观音茶)文化资源,将乡土元素转化为艺术IP,既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培育了文旅新业态。统计显示,2024年尚卿镇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120%,带动农特产品销售额超千万元,艺术乡建产生的“美丽经济”效益日益凸显。
  “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关键在于激发内生动力。”尚卿镇镇长陈汉全表示,下一步将完善青阳溪岸基础设施,推动艺术公园扩容升级,预计一年后规模将达现在的5倍。同时深化与高校、艺术机构合作,建立乡村美育基地,孵化本土文创品牌,让更多村民成为艺术乡建的参与者、受益者,走出一条“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产业振兴”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随着夕阳下《再回青阳》的旋律响彻田野,这场艺术与乡土的对话仍在延续。安溪正以创新实践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答卷,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世遗活化+艺术赋能”的福建经验。
  (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高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