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平凡人遇见经典剧目,一场“别样的”《茶馆》演出

时间:2024年12月06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赵红帆

  11月20日,由北京市老舍研究会组织排演的三幕小剧场话剧《茶馆》在北京育群胡同的东城区南阳共享剧场首演。近四十位志同道合的戏剧爱好者义务参与了演出,没有任何报酬。作为一名戏剧研究者,当我走进这个两百多平方米的小剧场时,起初并未抱太高的期待。然而,演出结束后,我不禁起立鼓掌——这是一场用真情打动人心的演出。

排演现场

  一群老北京人,再现了百年前北平城动荡年代里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情感关系。没有专业的演技,没有华丽的舞美和精致的服装,他们以最朴实的方式,呈现出真实而动人的舞台效果。实际上,这台《茶馆》的演员们努力模仿北京人艺的表演风格,但由于演技的限制,反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鲜活感。这种因生涩而产生的真实,赋予了人物鲜活的生命力。正是这种真挚的情感投入,使得这场演出具有独特的魅力。

  这台《茶馆》的诞生,离不开全聚德与北京人艺之间深厚的情谊。早在1988年,为了创作话剧《天下第一楼》,北京人艺剧组演职人员来到全聚德和平门店体验生活,全聚德全体员工给予剧组极大的支持,为剧目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份情谊在2008年得到了延续——时任全聚德和平门店书记的曹忆南组织下,全聚德排演了职工版《天下第一楼》。北京人艺不仅慷慨借出全套布景、道具,还派出专业的灯光、化妆、音响人员协助演出。这台戏在天桥艺术中心和国家话剧院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排演现场

  最初只计划排演第一幕,但在重启排练时,他坚持要完整呈现这部作品。为了适应业余演员的特点和观众的观剧习惯,曹忆南和导演方义对剧本进行了细致的删减:第一幕基本保留,第二幕删减三分之一,第三幕删减近三分之二,将原本近三个小时的演出浓缩为一个半小时。

  这次演出的独特之处,首先源于导演方义的艺术背景,方义是毕业于人艺1984届舞美学员班,在人艺的舞台上辛勤耕耘了近四十年,从一名普通的灯光师成长为国家一级灯光设计师,他亲历了林兆华、李六乙等艺术家执导的一部部经典剧目,见证了北京人艺“演什么像什么”“戏比天大”的艺术传统如何代代相传。早在2008年,方义就曾担任全聚德职工版《天下第一楼》的灯光师,那次合作为今天小剧场版《茶馆》的排演奠定了基础,他对舞台艺术的深刻理解,为这部《茶馆》注入了纯正的人艺味儿。

排演现场

  在舞台上,这些业余演员不只是在背台词、走位,更像是在重温自己熟悉的生活片段。67岁的张立昌饰演王利发,他作为全聚德的中层干部,对老字号企业的经营之道有着切身体会;61岁的孟宇明扮演常四爷,这位既是企业高管又是画家的演员,将文人的气质自然融入角色;65岁的任永安和64岁的李克威,都是全聚德的一级厨师,他们饰演的刘麻子和唐铁嘴,仿佛就是从老北京的街巷中走出来的市井人物。

  舞台美术的处理也耐人寻味。在昏黄的灯光下,简单的剪纸背景与木质家具相得益彰,营造出浓郁的老北京氛围。方义用他多年的灯光设计经验,巧妙地运用最简单的元素:背景仅用喷墨打印的剪纸样式营造老北京茶馆的意境,泛着油布般的黄色质感,配上朴素的木桌木凳,反而让整个空间充满了年代感。

排演现场

  在这样简约的舞台上,演员们展现了令人惊喜的群像效果。无论是72岁的李长龙、张文峰,还是47岁的暴艳庆,他们或坐或立,或埋头品茶,或三五成群地攀谈,或独自哼唱,或下棋对弈。这些来自不同职业背景的演员——书画家李沫、孟希全、魏金良,警察关德强,企业职工牛明利——都以自身的生活经验赋予了角色独特的韵味。

  值得一提的是剧组里的十位女演员们,她们不仅在舞台上饰演着各色茶客,更在幕后承担了重要的服化道工作。43岁的沈云,在协调排练场地之余还饰演了康顺子和B制小丁宝。吴枘瞳饰演老板娘王淑芬,同时负责音响操作和化妆,陈渔则承担了第二幕音效的工作。

排演现场

  有趣的是,一些看似“不协调”的地方,反而成就了独特的戏剧效果:第二幕中,四个抓人的大兵高矮胖瘦各异,原本是因为演员人数不足的无奈之举,却意外地还原了军阀混战时期乱抓壮丁的历史真实。而扮演A制小丁宝的成勤芝,虽然年过半百,却自信满满地跟老掌柜说“我十七了”。这种与角色年龄的错位反而为老舍的写实剧本增添了一层别样的间离效果。

  这台戏最珍贵的,是演员们用最本真的状态还原了一个时代。当一个茶客随意擦了擦嘴,当一个跑堂儿自然地弯腰添茶,当几个食客不经意间的闲聊,这种未经雕琢的表演恰恰最能打动人心。他们不是在“演”角色,而是在“生活”角色。人到了一定年纪,经历过生活的沉淀,站在舞台上自然会散发出独特的光彩。这一切都让我想起八九十年前中国的街头话剧和业余话剧社的表演——粗砺却真诚,朴拙却动人。那时的演员们应该也是这样,带着对生活的理解和对艺术的热爱,走上舞台,走上街头,用朴实的表演触动人心。

排演现场

  在这个信息万变的时代,能看到这样一群戏剧爱好者,在小剧场里用最朴实的方式呈现老舍先生笔下的老北京,实属难得。这不仅是对过往的怀念,更是对城市文化记忆的守望。生活的沉淀比技巧更重要,真情的投入胜过刻意的表演,这正是这台《茶馆》给予我们最珍贵的启示。

  生活的沉淀比技巧更重要,真情的投入胜过刻意的表演。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所副研究员)

(编辑:单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