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作品才算精品?听吴京、张永新等人怎么说……

时间:2023年09月19日 来源:文艺报 作者:许莹

北京文化论坛“文艺精品与媒介传播”圆桌对话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传世之心

  9月15日下午,北京文化论坛“以文化人:文艺价值与社会生活”平行论坛迎来圆桌对话环节。其中第三场对话交流围绕“文艺精品与媒介传播”展开,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爱奇艺创始人、爱奇艺首席执行官龚宇,北京歌华影视股份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国家一级导演张永新,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演员吴京,编剧何冀平四位嘉宾参与讨论。本场对话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主持。

尹鸿主持对话

吴京发言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传世之心。文艺创作从“高原”迈向“高峰”,离不开精品意识。在四位嘉宾眼中,何谓精品?在吴京看来,电影要成为精品,是一个系统工程。拍摄《巨齿鲨2》时,疫情期间吴京曾带着团队前往华纳片场,同好莱坞优秀电影人进行了一次深入交流,交流过程中他发现,中外电影人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要真的爱拍电影,“不爱这一行是没有办法长久生存的”。这一系统工程又包括了文化发展理念、政策、投资环境、工业生产环节、观众审美趣味等等,这些都会对电影创作产生巨大影响。吴京认为,很多是创作者无从把握的,但是要把可以把握的做好,比如体验生活、创新视听语言、培养新的人才团队等等。

何冀平发言

  “写不写得了是技巧,写不写得好是心。”何冀平现场谈到,出精品是编剧一生想要达到的目标。有些故事能够流传百年,关键还在于人物塑造得好。写精品、出精品,关键在塑造人物。但遗憾的是,许多作家、编剧的笔在写人物时往往就停住了,因为某种意义上,写人物是自己为难自己。此外,何冀平认为,精品不应该是沉沦的,而应洋溢着发光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是作家、编剧给予角色的价值和尊严。笔下的人物故事,应当能够引发观众共鸣,这样的价值才是有生命力的,这也是何冀平在创作每部作品时对自己的要求。

龚宇发言

  如何产生精品?龚宇以爱奇艺为例谈到以下四点:第一点是遵循平台定位,“青春阳光正能量,向上向善不迎合”。第二点是尊重艺术家。在爱奇艺有几十个工作室,制片人的主要职责是组织艺术家进行创作,而不是自己创作。精品的源泉和动力来自于艺术家。艺术家以感性为主导,这对艺术创作而言有很大价值,但是在创作中可能会有些自我,我们强调给艺术家足够空间,并在财务方面要有足够承受风险的能力去鼓励创新。同时,也要避免过度宣扬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真正做到“帮忙不添乱”,我们会把市场信息量化给创作者,但不强求干涉创作。第三点是用技术手段加速中国影视工业化进程。技术手段能够让财务风险降到最低,让流程中的控制更有预见性、更透明。第四点是工匠精神,因为过去二三十年互联网蓬勃发展,在初期阶段难免会有短视行为,但是艺术创作这件事急不得,我们强调“一慢两快”:“一慢”是指开机前一定要慢;“两快”是指一切准备充分之后,杀青要快,要把剧本和其他相关设想真正落地,第二个快就是上线要快。但是,一切的快都来源于前面的慢。充分的准备、精雕细琢,才有产生精品的可能。

  

张永新发言

  张永新回忆起当初拍摄《觉醒年代》的经历,动情地说道:“一部戏用不用心最终结果是天差地别。各个主创工种都应当众志成城朝着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这一方向进发。”当时与《觉醒年代》同期在横店拍摄的剧组有86个,《觉醒年代》剧组精细到在现场摆放道具时,也要强调一个碗、一盏灯的美学格调,这在别的组中并不多见。“我们的工作人员被其他剧组的人笑道:不就是拍戏吗,一个杯子还讲什么美学啊?”张永新听说后告诉工作人员,“我们看谁笑到最后”。张永新和主创团队说的最多的话是:你想这个作品得到什么结果?在他看来,如果观众看完一部剧,愿意停一停、想一想,那这部作品才能够算得上精品之作。

  在场嘉宾还结合自身工作特点,为行业寻求更新突破建言献策。

  吴京参与了诸如《战狼》《流浪地球2》等多个头部电影的拍摄。在建设电影强国的新征程中,中国电影人要怎么做?他观察到,中国电影市场的差异化表现实现了档期内共赢。例如在刚刚结束的暑期档中,年轻导演对现实题材、社会热点的关注,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动画片、神话片,以及宏大叙事与以小博大影片的共存等,共同助推了今年暑期档的繁荣景象。这些影片能够受到观众的喜爱与认可,并形成诸多小型分化市场,关键还在于高质量。吴京认为,这些作品也将激励他不断更新自己的创作理念,同时将大家的成功经验运用到他最擅长的动作电影中去。

  历史题材如何找到同当代观众的心灵共鸣?何冀平感到,过去和现在互为参照,要用与时俱进的观念去看待历史。“写历史剧不是写历史,剧作家的任务是要把握历史精神,但不必被历史的事实所束缚。剧作家有其创作自由,可以对既往事实加以新的阐释和转化,从而把真实的古代精神翻译到现代。把作者的希望和畅想写进去,历史剧创作才会实现真正的飞跃。”

  以《山海情》《觉醒年代》《功勋》等为代表,越来越多的主旋律题材作品实现了同观众的“双向奔赴”:创作者努力提升剧作品质,年轻观众追剧热捧。这类作品在传播上破了圈、在创作上有突破。普遍性的启示意义在哪里?张永新现场分享了他的创作经验。“主旋律题材创作者要清楚地知道当下年轻观众的所思所想。此外,一部戏无论是什么题材、讲述什么故事,最后还要落在对鲜活人物的塑造上。如果剧中人物面孔模糊、似曾相识,观众很有可能会弃剧。”张永新在创作《觉醒年代》时,坚持要让观众看到活生生的人。

  最近一段时间,各个平台都在以不同方式、在不同场合表达“长期主义”的理念,互联网行业对未来影视创作趋势的理解又是怎样的呢?龚宇认为,网络视听进入一个全新阶段,事实上这一阶段早在疫情前就开始了,但是疫情的冲击让大家逐渐形成一个共识:跑马圈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那个时候过于依赖投资、大IP和流量演员,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现在行业产生很多共识:作品‘由古转新’,过往古装剧的较大投入与创作人才慢慢转向现实题材;表达‘从天转地’,故事从悬浮落地,变得更加接地气;形式‘由长变短’,一方面是剧集‘注水’的情况少了,剧集集数普遍缩短了,另一方面是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品质短剧集中涌现”。他坚信,伴随着行业与平台的共同成长,影视创作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编辑: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