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幻+”成为聚合跨界的粘合剂

时间:2023年05月29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许艺琳

  2023年开年以来,电视剧《三体》、电影《流浪地球2》等多部科幻影视作品的热映,点燃了全民科幻热潮,成为当下火热的流行文化现象。而一股以科幻内容生产力为源泉、技术与经济发展为驱动力而引发的“科幻+”跨界风潮,也正在兴起。

  作为一种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社会现象,“科幻+”正在融入产业创新发展的各个领域,产生“科幻+沉浸式体验”“科幻+品牌传播”“科幻+城市形象塑造”等形态,焕发出以技术创新、文化创造、想象力释放、产业更新为特征的生机活力。

  从“科幻”到“科幻+” 

  一直以来,科幻主要以文化作品的形式存在,较为典型的是科幻小说,随着视听技术的革新,科幻电影、科幻动画等也逐步出现,这些作品均为糅合科学幻想、技术哲思、思想实验的文化作品。伴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拓展与延伸,科幻的存在形式也愈发多样化,科幻游戏、科幻剧本杀、科幻展览等层出不穷,带来了更为多元的科幻审美体验。

  在跨媒介生产与传播中,科幻不断突破文本的限制,以流动性的概念、要素、理念、元素、符号、主题、思维等形态融入各类文化消费形式、参与相关场景的建构,逐渐产生“科幻+”景观,并在与其他领域融合的过程中产生新的价值。

  “科幻+”的赋能作用 

  从产业发展的视角来看,当前“科幻+”在体验经济、跨界营销、城市品牌传播等层面都表现出积极的影响。

  科幻对于体验经济的赋能形式具体表现为“科幻+沉浸式体验”,即将科幻作为打造沉浸式产品与服务的内容、元素、风格,塑造以科幻审美为内在肌理的感官体验。“科幻+沉浸式体验”不仅被引入艺术展览、文旅项目的打造,也融入到一些商业空间的氛围营造中,为消费场域带来未来感、科技感。

  科幻对于跨界营销的赋能形式具体表现为“科幻+品牌传播”,这是科幻IP联名合作的一种新思路。不同于在产品设计中融入科幻故事形象的衍生品开发模式,“科幻+品牌传播”指由品牌“借力”科幻IP,将IP抽象化并融入品牌整体形象,赋予品牌科技创新的先锋气质。例如多个汽车、手机、耳机品牌选择与《三体》《流浪地球》科幻IP合作,不仅采用了在影片植入产品、拍摄科幻主题广告等方式,还采用了技术合作与故事叙述相结合的方法。如在《流浪地球2》的拍摄过程中,多家科技品牌参与到电影原创道具的制作工作,不仅依托技术能力完成了高水平的视效表达,也反哺了产品的工业设计,为科技消费品注入“人文的修辞力”,实现了科幻文化与科技品牌的联合推广。

  科幻对于城市品牌传播的赋能形式具体表现为“科幻+城市形象塑造”,并由此带动地方产业的发展。如成都基于本土的科幻文化底蕴,提出打造“科幻之都”的城市创新发展路径,进一步激发了当地科幻文学及相关产业的活力。重庆的山城地貌与霓虹光景共同构成了独具辨识度的都市景观,当地城市文化宣传中采用“赛博朋克”这一标签,依托互联网媒体进行内容与话题传播,在塑造“奇观化”城市印象的过程中产生了旅游市场的消费吸引力。此外,还有北京首钢园聚力打造科幻产业集聚区、武汉东湖高新区提出打造科幻产业全产业链等,均是把“科幻+”作为城市创新驱动力,促进当地产业升级的具体表现。

  可见,产业视阈下的“科幻+”,其实是科技进步与媒介发展背景下,科幻文学在发生“文字的多次跃迁”后,转变为视觉艺术、体验型产品,并逐步进入商业营销范畴、文化传播话语体系的过程。

  发挥“科幻+”作用,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 

  “科幻+”描摹了这样一种路径:在科幻文化创意生产力不断发展、技术应用范围愈发广泛的背景下,科幻不断突破以作品为叙事载体的限制,在各类“破壁”中实现了科幻意义的多样生产,促进不同主体、不同环节在内容、产品、传播甚至行业等层面的跨界融合。

  “科幻+”作为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的一种具体形态,受到科技与文化的双重驱动,其内在包含了文化要素与科技要素、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意、文化产业与科技产业的多维度融合。

  随着“科幻+”的不断发展,科技想象力与文化想象力的进一步结合,将推动更多科技成为文化表达的重要支撑,也促使更多文化成为科技革新的智力源泉。

  “科幻+”不仅促进了文化传播与科技传播的融合,也带动了文化自信与科技自信的迸发式表达。“科幻+”风潮的出现彰显着社会对新世界、新技术、新人文的崇尚。在未来,“科幻+”也将进一步迸发出更强劲的跨界聚合效应,在文化与科技领域实现更多的融合创造。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科研助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魏康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