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纪录片正在记录网络时代的真与实——以网络纪录片《一路“象”北》为例

时间:2021年12月01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韩思琪

网络纪录片正在记录网络时代的真与实

——以网络纪录片《一路“象”北》为例


纪录片《一路“象”北》海报

  与网文、网剧等较为成熟的“互联网+”网络文艺所不同,网络纪录片的形态更像是“纪录片+网播”,要在互联网上开辟一块属于纪录片传播的新天地,就必须重视其传播效能。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监管中心数据,2020年上线的网络纪录片有259部之多,2021年第一、二季度各视频网站分别上线了近1900部纪录片。通过网络传播扩受众、破圈层,以非虚构为艺术特征的网络纪录片正在记录网络时代的真与实,为人民画像、为时代存照。

  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传播但未改变其生产的基因,这让网络纪录片在艺术形态上与传统纪录片并未有审美价值上根本的分岔。比如这一季上线的优秀作品《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敦煌:生而传奇》《智慧中国:前沿科学》《造物说:一共分几步》《小小少年》《一日冬春》《百年巨匠·建筑篇》等,基本沿袭传统分类:人文、自然、历史、社会、人物、军事、美食、科技。同时可以看到,备受网络受众关注的作品类型与时代的相关性也格外密切,如主旋律纪录片的热播,再如建党100周年主题、脱贫攻坚主题、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民生故事等题材也受到广泛关注。

  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纪录片的受众也有了更年轻、更多元化的趋势,这让“上了网”的纪录片呈现出更新的特点。有学者认为:“当下,中国纪录片正进入‘网生时代’,呈现出产业格局上的‘融媒化’、生产创作上的‘网络化’、内容形态上的‘网感化’和观看受众上的‘年轻化’相结合的特质。”纪录片与观众的距离拉得更近了,这也促使网络纪录片开始尝试更接地气的叙述方式。”

  接地气的纪录片指的是什么?从时长、叙事、节奏等创作层面看:一是切口更小、受众更细分,二是叙事更加故事化、口语化、趣味化,三是剧集向时长浓缩、“微纪录片”方向涌现。比如《一路“象”北》这部网络纪录片,记录了2021年4月备受关注的亚洲西双版纳亚洲象向北移动的热点事件,节目与云南前线指挥部共同协作,与象群“近距离”接触,观察并还原它们的生活习性,捕捉最可爱、最激荡的瞬间。结合专家分析,深度解析象群北移原因、行为踪迹、生存环境等问题;通过象群之间、人象之间的故事讲述,带领观众关注环境保护、人文关怀等议题。

  聚焦“北移象群事件”,切入点是如何将国际传播链上的事件“移植”到中国语境中来,将人象故事、真相探寻、知识科普结合起来,做到了贴合今天互联网受众对纪录片的需求:比起被“说教”,更希望被真实打动;比起被“日常科普”,更想要“硬核”知识填充。而该片一共3集、每集17分钟的时长,则是配合互联网时代愈加碎片化的观看的“打法”。

  换言之,“小而美”的内容可能是网络纪录片的破局之路。作者应在自己的艺术追求与扩大受众层之间寻求平衡,真正让纪录片为互联网时代的大众共享共赏,让纪录片从小众走向大众。正如有学者对“网络+”纪实形态的概括:“立足于数字媒介技术可供性,通过塑造和动员情感公众的话语和消费潜能,以及对文本意义和解读实践的严格规划与控制,来追求一种对真实的体验。”是强调体验感的娱乐化表达,还是真实再现式地记录?在网络纪录片的试验场,这组关系似乎得到了调试。

  《一路“象”北》在上线之前曾命名为《追大象的人》,可见其选题思路,是从“追象”的话题热点开始的。选题出发点或许基于如何吸引人注意力的“可看性”考量,但落点并未陷入“眼球逻辑”的窠臼——这就有别于某些常见的商业纪录片类型,即可能会将“象北”的故事包装为一个简单的阖家欢剧情、止于“看点”的浅层表达。

  同时,该片并没有设置过高的观看与传播门槛,而是将思考与观看行为紧紧结合,让记录不止于“触痛”、更在于“痛定思痛”。所以,最终主创方选择了一种折衷的方式,即“触痛,但不戳痛”。前两集以追象的真实影像和解说为主,最后一集则将镜头对准了保护、追踪象群的工作人员上。这不同于某些纪录片的拍法——以镜头的精度,隐去“人”之痕迹,《一路“象”北》与之相反,既拍象也拍人。它真正要表达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时代的进步,是社会文明向前发展的缩影。

  从专注“记录”到偏于“解说”,有温度的记录或许正是这一波网络纪录片的使命与轨迹。固然,网络纪录片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过于碎片化、短视频化的倾向,有时弹幕等新型观看方式的戏谑与解构性也或多或少影响了作品的严肃性。但面向数字网络时代,在纪录片的思想性、艺术性、商业性与娱乐性中间找准平衡点、创作真正的精品力作,是新时代纪录片创作者的使命。

  

(编辑:于欣悦)